德育之窗

  

品读书香,让教育梦想随书海飘向远方

创建时间:2023-03-22 08:51


           

 

阅读是一棵树,为生命的成长提供一片绿荫。
阅读是一把火,为心灵的碰撞点燃一簇火苗。
阅读是一盏灯,为教师的前行照亮一条道路。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人文底蕴、心灵成长和审美修养,伴着春日的花香,蜂鸣与阳光,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老师们沉浸在书的海洋,感受着心灵的启迪,共同开启了一段美妙的“阅思者”之旅——让教育梦想随书海飘向远方。


 

  • 李国有校长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他强调,老师们要发扬“实验”精神,捍卫“实验”尊严,“异想天开,脚踏实地”,“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多元化、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李校长希望广大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经师”,又要在经典中汲取营养、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坚持教育自信、民族自信,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


 

伴随着主持人陈玉清、韩世雄老师的出场,拉开了阅读分享活动的序幕。


 

  • “孩子的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教育是一门艺术,一场修行,正确的对待孩子,也是正确对待我们的未来。”是杨勇鸿老师读完《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带给我们的反思。



       瞧!贾笛老师通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来告诉我们和孩子:当发现自己困在“情绪胡同”里时,不要惊慌,也无需自责,给自己一些时间,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来的。


 
       沈家仪老师用一本沟通类的书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引导大家如何可以减少负面情绪,让生活充满幸福感,也为我们展开了很多关于情绪的真相。
一张感激纸:感激的态度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学习。定期的练习和分享会帮助全家人培养出感激的心态来,鼓励他们写下要感激的事情或在家庭会议留出时间说说各自认为值得感激的事情。不要期待完美,当孩子及家长学着致谢并接受致谢时,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



       当面对孩子磨蹭时,我们该怎么办?侯静静老师通过分享《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来给我们支招:每朵花有自己的花期,每个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教育不是赛跑,何不慢慢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给孩子一点耐心,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



       “人们常常期望由别人来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就好像别人手里有标准答案似的,又好像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那么多选择真的都有对错之分。”庄田源老师读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教会我们情绪决定了幸福的程度。只有管理好我们的情绪,才能更好的教学。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在胡颖颖老师的内心深处,认为教师提升自我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那便是勤奋的读书。在胡颖颖老师缓缓的讲述中,我们一起走近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深切体会如何正确接纳和勇敢面对。


 

魏巍老师通过《聊一聊京剧》让我们体会到:一台戏,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要成就主角的光环,还得有二路配角助阵,有四梁八柱的扶持和底包的帮衬。一颗菜的精神其实质就是团结一致、通力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和传承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王璨老师分享的《静悄悄的革命》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一场“教室”的革命,怎么样用细腻的智慧、可信的实践,去进行更多“静悄悄的革命”,创设一间间“润泽的教室”……



       “我们要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力,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 刘国红老师推荐的《教师的语言力》为老师们提供了表扬的良策。



       魏丽贞老师分享的《做温暖的教育》引人深思: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师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在这孕育生机的春日里,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让教育梦想随书海飘向远方,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丰沛饱满,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反思而富有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