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才是童年的底色

网站首页    教学科研    课题研究    论文随笔    善良,才是童年的底色

 ——读《跟苏霍穆林斯基学当老师》有感

(文/郭怡岚)

闫学,知名的特级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跟苏霍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让我在闫学老师的带领下透彻深入地再一次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走进他的教育世界,汲取他的教育精神。

教师,教书育人者,传业授道解惑者。看了本书其中一章节——《让善良在童年扎根》,作为教师还有更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者要唤起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在心里树立与人为善的人生信念。”这不禁让我想起,前不久接班,与一个家长的微信对话。

“郭老师,您好,我是xx的妈妈,我不知道我家这个孩子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大概在班里是一个什么水平?班里语文的平均分是多少?数学呢?麻烦您告诉我。”

我边看边想,这个家长重视学习,看来家校交流配合不是问题。紧接着,又发来一条。

“我们这次语文考了91.5,我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而且这一学期总换老师,孩子语文成绩下降不少,想看看她在班里的排位。”

咦,这个家长对孩子要求还蛮严格的,成绩看的很重,固然没错,但对于一年级学生就在乎排名先后就有点······

为了以示礼貌,也不违反学校要求,我没有当即回答她的问题。而是从新班主任语文老师的角度回复。

“理解您作为家长的心情,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成绩有所提高。”

很快,她再次发来微信。

“这正是家长最想看到的,成绩比什么都重要。感谢!(外加还送上了一朵玫瑰)。”可是,此刻这朵玫瑰,我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它一点都不鲜艳美丽。

我立刻回复表达自己的想法。

“赞同您说的一半。让孩子做一个有担当、善良、正义的健康快乐的孩子更重要!”为了让她收到我的微信读起来不那么生硬,我也特地加了一个表情。

然而,换来的依旧是坚持己见:“成绩是作为学生最基本,无条件,必须要做到的。学生就是以成绩说话······”

至此,我没有再回一句话,因为,我根本不赞同她的观点,甚至觉得她的孩子有点可怜。同样,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也不只她自己。

家长能够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成绩的高低而喜忧,不是一件坏事。但,只拿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着实太片面。那学校育的不是“人”,而是机器吧。每一个父母,老师都应该懂得,在我们非常看重的那些东西之外,还有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善良的心地。

让孩子的童年有善良做底色,才是幸福、快乐,充满爱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良情感应该在童年时期培养出来,否则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了。一个不善良的人,有再好的成绩,再高的成绩他依旧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他更不会感到快乐!

作为老师,就要让善良这一人性中最美好、珍贵的东西在孩子们童年扎根,成为他们成长的底色。

 

 

2017年6月21日 03:1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