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观察 反思 实践 改变

创建时间:2017-06-21 03:05

 

(文/张洛丹)

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文中没有那种枯燥无味的说教,只有一句句平平淡淡,却深入浅出的话语,让我看到了作者知识丰富而感性细腻的一面。

为此,我特意去了解一下闫学老师,还加入了“闫学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在对闫学老师的介绍里,我看到了来自家长的一句评价:“我们家孩子上闫老师的课都不想下课。”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啊!我真的很难想象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闫老师在书的自序中写到:“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想做这样的教师。”

闫学老师值得我尊敬,也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她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读出自己得到的见解,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体验来叙述教育故事,她是一个善于研究,善于反思的老师,值得我学习。为此,我也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在学校里,我们教师本身所担负的责任不单单是教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怎样做人。我们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劳动的能力,培养他们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报以善良,懂得感恩。

要达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老师,依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达到教育的一致性了,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观察班级中的孩子,我有这样一个发现:

有的孩子书写认真,上课注意力集中,热爱读书,会思考,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孩子往往成绩优秀;有的孩子热爱生活,活泼开朗,这样的孩子往往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有的孩子集体荣誉感强,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心中有他人;有的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反复督促,只要家长稍有松懈孩子就开始应付了事,似乎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学习;有的孩子很任性,说话做事不计后果,经常莽莽撞撞,往往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缺少同伴的认同感;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字迹潦草,错误百出,订错效率极低,经常拖延时间,找借口;有的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点邋遢,自己的书包里、桌斗里、桌面上总是乱七八糟,缺乏条理,不会整理,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也不容乐观……

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融洽,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能与学校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品质好,具有发展潜力。而那些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就有一个问题家庭。

我和很多家长沟通过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也慢慢达成共识,我期待着那些问题孩子能有所改变。

读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我也要像闫学老师那样去做真正的教育者,在反思中实践,让理论转化为行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