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 严格执行晨检和缺勤学生病因跟踪制度
每天按时交晨检记录:班主任老师早晨检查在校学生有无皮疹、发热等异常情况,检查有无缺勤学生,追踪学生缺勤原因,填写学生晨检记录表,于8时45分前报医务室(零报告);如发现有皮疹、发热等异常情况的孩子,让其尽快到医务室进行排查;如疑有传染病时,请家长接去医院确诊;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追踪病因,并登记,必要时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学生病愈返校制度
追踪因病缺勤孩子病因,确诊患有传染病时,要居家隔离治疗,对确证病例,由家长交来医院的诊断证明,询问家庭住址后,上报医务室,由医务室于24小时内,上报学校和郑东新区疾病控制中心和教育部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对确证患传染病的学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不能边上课边治疗。隔离期满后,携带市级医院(外地县级医院也可)的痊愈证明,先到医务室检查,完全痊愈后,由医务室出具入班证明,方可入班上课。
三、严格执行学校的消毒制度
每月1号、11号、21号为全校大面积消毒日期,对所有教室和宿舍进行全面大面积消毒;每日地面用来苏液喷洒,桌面用84消毒液擦拭,加强教室和宿舍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 60分钟;由于天气干燥,应加大房间湿度;教室和宿舍还要每日紫外线消毒1小时,教室消毒仍由班主任老师执行,宿舍由生活老师执行。
四、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严把“病从口入”关;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晒衣被;督促孩子多喝开水,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和油腻的食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五、多渠道宣传传染病相关知识
利用班会、宣传画、展版、广播、校讯通等形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各种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工作,让他们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特点、症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以尽早发现传染病;并根据季节的变化,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经常利用校讯通或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各种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多方面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
水 痘 的 防 治
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以成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疲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与天花相鉴别:天花全身反应重,始即39-40度的高热,热度下降后发疹,皮损中央有明显的脐凹,颜面增多,愈后遗留凹陷性疤痕。有时应注意与脓疱疮及丘疹性荨麻疹区别。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胞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预防]
1、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痂疹脱落为止。在集体儿童机构的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行聚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接种对象1周岁以上。
风 疹 的 防 治
风疹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 清洁卫生,细菌继发感染。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皮疹与发热,以利及早发现病人。幼托机构的接触班级,在潜伏期内应与其他班级隔离,防止传播。
风疹的预防措施
1、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师生了解到风疹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强化晨检报告制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及集体宿舍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应采取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先手。先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可预防服药,推荐使用疫苗接种。
6、加强卫生宣传,避免前往空气不流畅的场所。
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