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

  

手足口病的防治

创建时间:2011-04-26 00:00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口腔粘膜散在溃疡或疱疹以及手、或臀部斑丘疹或疱疹为特征。得病后,开始症状常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伴有咽痛。发病1-2天后,口腔出现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同时手掌和足底皮肤也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也可见于臀部、膝盖皮肤。皮疹不痒。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有疫苗预防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儿童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奶瓶、门把、床上用品等,以及流行季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时间过长、接触患病儿童、个人卫生较差等,极易被感染而得病。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三、 学校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一)、学校要做好卫生工作
1、教室和宿舍:保持通风,尤其是气温低时要定期开窗通风;宿舍要勤晒被褥,保持被褥整洁,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保持桌面、台面、地面清洁;
2、教具:定期洗涤或擦拭,必要时予以消毒。
3、饮水和饮具:供应开水和纯净水;饮具不交互使用,必要时定期消毒。
4、门把手:教室、宿舍、餐厅、卫生间的门把手,最好使用消毒剂浸泡毛巾每天擦拭消毒一次。
5、食堂和餐厅: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员工有健康体检许可证;不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过期加工原料;室内清洁卫生,餐具定期消毒。
6、厕所: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
(二)、师生要注意个人卫生
1、不吃冷食,不喝生水。
2、保持一人一饮具和一餐具,独自使用一条毛巾。
3、熟知正确洗手方法,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水洗手。
4、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咳嗽时使用手纸或手帕遮掩口鼻;不当别人撸鼻、打喷嚏。
5、不随地抛扔手纸等垃圾。
6、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在人群聚集场所逗留;不去手足口病病人家庭走访;不与手足口病病儿玩耍。
(三)、坚持晨检和追踪制度,并做好消毒工作
1、流行季节须要坚持每日晨检制度。
2、每日晨检首先观察学生体温;对体温异常的学生须检查有无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
3、对有体温升高和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者,班主任立即电话通知家长,带领子女到医院就诊,并将诊断结果报告学校。
4、接到家长报告后,医务室须按照传染病报告制度进行上报;学生须落实痊愈后7天才能入校的规定;并进一步严格晨检,同时做好缺课学生病因追查,晨检及追踪结果报告医务室。
5、立即对患病学生接触过的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6、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7、每天用消毒液对学校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